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亞蘋 通訊員 譚曉航)昨日,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444批次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的通告(2023年第27期)。近期,該局對糧食加工品、調味品等24大類食品444批次樣品展開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共檢出12批次樣品不合格。
具體來看,有4批次飲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分別是東安縣蘆洪市鎮旋帽嶺山泉有限公司生產,東安縣旋帽嶺山泉水有限公司銷售的包裝飲用水;衡陽市蒸湘區同康水廠生產,衡陽市石鼓區長往送水送氣服務部銷售的包裝飲用水;洞口縣大灣水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洞口塘神泉包裝飲用水;湖南騰云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騰云甘露飲用天然泉水。
有6批次食用農產品鎘(以Cd計)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邵陽市佳惠百貨有限責任公司江北分店銷售的本地茄子;長沙市湘晟豐彩好潤佳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紅線椒;汝城縣家家潤超市津江店銷售的姜;汝城縣祥祥蔬菜店銷售的小米椒;洞口縣好又多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長豆角;綏寧縣步一行超市銷售的鯽魚。
另外,桂陽壹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濕米粉(切粉)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益陽市亮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益陽市赫山區山鄉巨變農產品有限公司銷售的葡萄干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可引起急性腸道炎、皮膚炎癥等疾病。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長沙、衡陽、邵陽、永州、益陽、郴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采取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